假设你设置 Gas Limit 为 150 000,Gas Price 为 100 Gwei,总费用就是 0.015 ETH。如果实际消耗 120 000 Gas,剩余 30 000 Gas × 100 Gwei = 0.003 ETH 会退还给你。
以太坊概览
约 4809 字大约 16 分钟
2025-06-11
以太坊(Ethereum)被称为“区块链 2.0”,它不仅是一种加密货币(以太币 ETH),更是一台支持智能合约的“全球共享计算机”。通过代码自动执行规则,开发者可以在区块链上构建去中心化金融(DeFi)、数字艺术品(NFT)和去中心化自治组织(DAO)等创新应用,无需依赖银行或中心化平台。2022 年完成从“挖矿”(PoW)到更环保的“权益证明”(PoS)的升级(The Merge),并借助分片和 Layer 2 技术提升效率与扩展性。以太坊不仅是技术协议,更承载着去中心化的文化理念——用代码和社区协作重塑信任与价值分配,成为 Web3 时代的数字基础设施。
一. 以太坊的介绍
以太坊(Ethereum)是一个开源的去中心化区块链平台,通过其原生加密货币以太币(Ether,简称 ETH)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(EVM)来处理点对点合约。它由程序员 维塔利克·布特林(Vitalik Buterin) 于 2013-2014 年间提出,目标是构建“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”。2014 年,以太坊正式启动,成为继比特币之后最重要的区块链项目之一。
以太坊的核心创新在于 智能合约(Smart Contracts) 。智能合约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可执行代码,能够在满足预设条件时自动执行操作,无需人工干预。这一特性使得以太坊不仅是数字货币的载体,更是构建去中心化应用(Dapps)、去中心化金融(DeFi)、非同质化代币(NFT)等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。截至 2025 年,以太币(ETH)仍是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加密货币,仅次于比特币。自 The Merge 后,ETH 呈现轻微通缩趋势,年通胀率约为 0.2%-0.8%。
以太坊的定位是“区块链 2.0”的代表。如果说比特币是区块链 1.0 的象征(专注于货币属性),那么以太坊则通过智能合约和可编程性,推动区块链技术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拓展。其目标是成为全球范围内的“世界计算机” ,为开发者提供构建复杂应用的工具和环境。

以太币(ETH)是以太坊的原生代币
在以太坊上进行的任何操作或交易,都需要使用以太币(ETH)来支付相关费用。
由于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,因此在区块链上的操作都需要支付手续费给网络服务提供商。这个手续费通常称为燃料费(Gas Fee),正如你开车到达目的地时需要消耗汽油一样。
二、Ethereum 与 Bitcoin 的差异
尽管以太坊和比特币均基于区块链技术,但两者的设计目标、功能和技术路线存在显著差异:
维度 | 比特币(Bitcoin) | 以太坊(Ethereum) |
---|---|---|
目标与定位 | 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,强调安全、稳定和稀缺性(总量 2100 万枚) | 去中心化平台,支持智能合约和 Dapps,定位为“区块链 2.0” |
编程能力 | 脚本语言有限,仅支持简单的交易验证逻辑 | 图灵完备的编程语言(如 Solidity),可开发复杂智能合约 |
共识机制 | 工作量证明(PoW),矿工通过算力竞争记账权 | 从 PoW 转向权益证明(PoS),通过 The Merge 实现能源效率优化 |
交易速度 | 每 10 分钟生成一个区块,交易确认较慢 | 区块时间约 12 秒,交易确认更快,适合高频应用 |
经济模型 | 总量固定,强调抗通胀属性 | 供应灵活,通过 EIP-1559 等机制可能呈现通缩趋势 |
以太坊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支持更多应用场景,例如 DeFi(借贷、交易)、NFT(数字艺术品)、DAO(去中心化自治组织)等,而比特币则更专注于作为“数字黄金”存储价值。
三. 以太坊的定位与演进
以太坊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 去中心化计算平台 ,它的目标是成为“全球计算机”,让任何人无需依赖第三方即可进行交易、管理数据或运行应用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以太坊经历了多次重大升级,其中最关键的是从 工作量证明(PoW)转向权益证明(PoS) ,以及被称为 The Merge(合并) 的里程碑事件。
1. 以太坊 1.0(PoW 阶段)
以太坊最初像比特币一样,使用 PoW(工作量证明) 机制来维护网络安全。简单来说:
- 矿工通过计算机算力“挖矿”,争夺打包交易的权利。
- 矿工需要消耗大量电力资源,竞争激烈。
- 成功打包区块的矿工会获得新生成的 ETH 奖励。
问题:
- 能耗高:全球以太坊矿工的电力消耗相当于一个小国家的用电量。
- 扩展性差:每秒只能处理约 30 笔交易(TPS),速度慢、费用高。
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以太坊启动了多次升级(如 Homestead、Metropolis),逐步优化网络性能和安全性,但核心的 PoW 机制仍未改变。
2. 以太坊 2.0 与 The Merge:从双链并行到完美合并
The Merge 完整故事:
2020 年 12 月:信标链启动
以太坊团队首先创建了一条全新的信标链(Beacon Chain),专门运行 PoS 共识机制。此时:
- 以太坊主网继续使用 PoW 挖矿
- 信标链独立运行 PoS 验证
- 两条链并行存在,互不干扰
2022 年 9 月:历史性合并
2022 年 9 月 15 日,The Merge 发生:
- 以太坊主网“关闭”了 PoW 挖矿引擎
- 将共识机制“插接”到信标链的 PoS 系统
- 从此,以太坊主网由信标链保护安全
合并后的新架构
现在的以太坊实际上是两层结构:
- 执行层:处理交易、智能合约(原主网)
- 共识层:管理验证者、确定区块顺序(信标链)
PoS 机制详解
验证者如何工作:
- 准入门槛:质押 32 ETH 成为验证者
- 工作方式:系统随机选择验证者来提议和验证区块
- 奖励机制:验证者获得新发行的 ETH + 交易费用
- 惩罚机制:作恶者质押的 ETH 被销毁(Slashing)
相比 PoW 的优势:
- 能耗降低 99.95%:无需大量电力和硬件
- 经济安全性:攻击成本约需控制全网 67% 的质押 ETH(价值数百亿美元)
- 最终确定性:区块确认更快、更可靠
3. 未来升级路线图
The Merge 只是起点,以太坊的“进化”还在继续!接下来的升级目标是:让更多人用得起、用得快、用得安全。以下是重点方向:
分片技术演进——从执行分片到数据分片
原计划 vs 新策略:
- 原计划:将以太坊分成 64 条分片链,每条独立处理交易
- 策略调整:专注于数据分片,配合 Layer 2 实现扩容
当前方案:
- 数据可用性分片:为 Rollup 提供更多、更便宜的数据存储空间
- 配合 Layer 2:主网专注安全和数据可用性,Layer 2 负责大量交易处理
- EIP-4844 先行:通过 Blob 交易为分片技术做准备
预期效果:
- Layer 2 成本进一步降低 90%+
- 以太坊主网专注于做“结算层”和“数据可用性层”
时间表:全面分片预计 2025-2026 年 启动,重点是 Proto-Danksharding
EIP-4844(Cancun 升级)——“省钱神器”
Layer 2 工作原理简述:
- Layer 2 在链下批量处理大量交易
- 定期将交易数据“打包”提交到以太坊主网
- 主网验证数据正确性,提供最终安全保障
EIP-4844 的突破:
- 问题:以前 L2 提交数据需要使用常规交易,成本高昂
- 解决方案:引入专门的“Blob 交易”类型,数据存储成本大幅降低
- 技术细节:Blob 数据会在一定时间后自动删除,不会永久占用主网存储
实际效果:
- L2 交易费用降低 70% - 90%
- Arbitrum、Optimism 等主流 L2 费用降至几美分
- 状态:已于 2024 年 3 月 13 日上线主网,运行稳定
ZK-Rollup 技术——“批量验证,一步到位”
ZK-Rollup 简单理解:
- 想象你是老师,需要检查 1000 份作业
- 普通方法:一份份检查(慢且耗时)
- ZK 方法:学生提交一个“证明”,证明所有作业都做对了
技术原理:
- 批量处理:在链下一次性处理数百笔交易
- 零知识证明:生成一个简洁的“正确性证明”
- 主网验证:以太坊只需验证这个证明,无需重新执行所有交易
优势:
- 速度快:主网只需验证一个证明而非数百笔交易
- 成本低:多笔交易分摊验证成本
- 安全性高:继承以太坊主网的安全性
代表项目:zkSync Era、Polygon zkEVM、Scroll
其他重要升级方向
- EIP-1559 成果:已实现基础费用机制,但 Gas 费仍受网络拥堵影响较大
- Verkle 树技术:优化状态存储结构,减少节点同步所需的数据量
- 执行环境优化:提升 EVM 性能,支持更复杂的智能合约应用
以太坊升级里程碑
- The Merge(2022 年完成):从高能耗 PoW → 低能耗 PoS
- EIP-4844(2024 年完成):让 L2 更便宜,普通人用得起
- 数据分片(2025-2026 年):进一步降低 L2 成本,提升整体扩展性

四、以太坊生态概览:L1、L2、Sidechains 等
以太坊的生态系统由多层架构组成,包括 L1(主网)、L2(二层扩展解决方案)、侧链(Sidechains) 等,共同支持高吞吐量和低费用的交易处理。
- Layer 1(L1)
- 以太坊主网:核心区块链,负责最终安全性与共识。
- EVM:以太坊虚拟机,执行智能合约代码。
- 账户系统:外部账户(EOA)与合约账户(CA)共同构成网络基础。
- Layer 2(L2)
- Rollup:通过将交易批量处理后提交至 L1,降低 Gas 费。
- Optimistic Rollup:假设交易合法,仅在争议时验证。
- ZK Rollup:通过零知识证明验证交易,无需链上争议。
- Rollup:通过将交易批量处理后提交至 L1,降低 Gas 费。
- 侧链(Sidechains):独立运行的链,通过桥接与主网交互。
- 以太坊生态分层架构
以太坊生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:
应用层(Application Layer)
用户直接交互的应用和界面:
- DeFi 应用:Uniswap(去中心化交易所)、Aave(借贷协议)、Compound(借贷协议)
- NFT 平台:OpenSea、Foundation、SuperRare
- 钱包应用:MetaMask、Coinbase Wallet、Rainbow
- DAO 工具:Snapshot、Aragon、Colony
协议层(Protocol Layer)
以太坊的核心基础设施:
- 共识层客户端:Prysm、Lighthouse、Nimbus、Teku
- 执行层客户端:Geth、Nethermind、Erigon、Besu
- 核心协议:EVM、状态管理、Gas 机制
扩展层(Scaling Layer)
提升性能和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:
- Layer 2 Rollups:Arbitrum、Optimism、Polygon zkEVM、zkSync Era
- 侧链:Polygon PoS、xDAI(Gnosis Chain)
- 状态通道:Lightning Network for Ethereum
五、以太坊文化与价值观
以太坊的文化深受 密码朋克运动(Cypherpunk) 影响,体现了对技术赋权个人、重塑社会协作的愿景:
核心价值观
去中心化治理(Decentralization)
- 没有单一的控制者或权威机构
- 社区通过公开讨论和 EIP(以太坊改进提案)机制共同决策
- 验证者遍布全球,防止权力集中
无需许可与开放性(Permissionless & Open)
-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、开发、部署智能合约
- 开源代码,透明可审计
- 无身份、地域、财富限制的参与门槛
抗审查性(Censorship Resistance)
- 交易和智能合约不受政府或机构干预
- 通过分布式验证确保网络弹性
- 支持言论自由和经济自由
密码朋克精神(Cypherpunk Ethos)
- 代码即法律:用算法和数学构建信任
- 密码学保护隐私和自主权
- 技术驱动的社会变革,而非政治手段
公共物品导向(Public Goods Orientation)
- 优先考虑生态系统整体利益
- 支持开源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
- 通过各种资助计划推动创新
可持续发展理念
- The Merge 体现了对环境责任的承诺
- 长期主义思维,注重技术的可持续演进
- 平衡创新速度与网络稳定性
这些价值观不仅塑造了以太坊的技术发展方向,也形成了独特的社区文化,吸引了全球开发者、研究者和用户的参与。
六、以太坊核心机制:从账户到执行的完整链路
在上面我们就了解到,以太坊不仅仅是一条区块链,更是一个全球共享的“分布式计算机”。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代码实现无需信任的自动化规则(如智能合约),而这一切的背后依赖于三个关键机制:账户系统、Gas 模型 和 以太坊虚拟机(EVM)。
我们平时使用 账户系统 里面的 外部账户(EOA) 与区块链中的其他用户的 外部账户(EOA) 或者与智能合约所在的 合约账户(CA) 进行交互,而其中的 Gas 模型 是支撑整个网络的经济基础, Gas 模型 和其他经济来源支撑着全球的 以太坊虚拟机(EVM) 来实现以太坊网络。
1. 账户系统:你的数字身份
账户系统 包含由私钥控制的 外部账户(EOA) 和由智能合约代码控制的 合约账户(CA) 。
想象你第一次接触以太坊——你需要一个“数字钱包”来参与网络。这个钱包的核心是 外部账户(EOA) ,它由一对密钥(私钥和公钥)生成,就像银行账户的密码和账号。私钥是你控制账户的“钥匙”,必须严格保密;公钥通过加密算法生成一个唯一的地址(如 0xAbc...123
),你可以把它分享给朋友接收转账。
除了用户控制的 EOA,还有 合约账户(CA) 。它们不像 EOA 那样受私钥控制,而是由代码驱动。比如,你部署一个智能合约(如一个 NFT 市场),区块链会自动生成一个 CA 地址(如 0xDef...456
)。这个账户不能主动发起交易,只能通过 EOA 触发——比如你点击“购买 NFT”按钮时,EOA 向 CA 发送交易,CA 的代码自动执行出货逻辑。
每个账户都包含四个关键字段:
- Nonce:防止重复交易的计数器(EOA 记录发送次数,CA 记录创建合约次数)。
- 余额:账户持有的 ETH 数量(单位为 Wei)。
- CodeHash:EOA 为空哈希,CA 存储合约字节码的哈希值。
- StorageRoot:记录账户数据的 Merkle 树根哈希(如 NFT 归属关系)。
2. Gas 模型:交易的燃料费
当你用钱包使用自己的 EOA 发起一笔交易(比如转账或操作合约),这件事当然 不会是免费的,你需要支付“燃料费”——也就是 Gas。
Gas 是怎么计算的?
Gas 费用 = 用多少 × 每单位多少钱,就像你打车一样:
- Gas Limit(限额):你最多愿意“烧”多少燃料。 比如你觉得最多可能需要 15 万单位,就设置 150,000。
- Gas Price(单价):每单位燃料多少钱,用 Gwei 表示(1 Gwei = 0.000000001 ETH)。 网络越拥堵,价格越贵,就像打车高峰期加价。
所以,总费用 = Gas Limit × Gas Price。
Gas 的存在有两个目的:
- 激励矿工/验证者:你给得越多(Gas Price 越高),他们越愿意优先处理你的交易。
- 防止资源滥用:如果有人想让合约死循环,Gas 会用光,交易失败,系统不会被拖垮。
在 EIP-1559 升级后,Gas Price 被拆分了:
以前,Gas Price 全部给矿工。 现在,分成两部分:
- 基础费用(Base Fee):每个区块都会有,自动计算,直接销毁(直接消失)来帮助 ETH 通缩,毕竟物以稀为贵。
- 小费(Tip):你额外加的钱,用来鼓励矿工优先处理你。
3. 以太坊虚拟机(EVM):代码的执行引擎
EVM(Ethereum Virtual Machine)是 以太坊的“大脑”,是专门用来运行智能合约的虚拟计算机。它运行在每个节点上,确保整个网络在处理代码时,结果都一致、可信任。
EVM 的核心特点:
- 图灵完备:就像真正的电脑一样,EVM 可以执行各种逻辑,比如 if 判断、循环等。
- 全球同步:每个矿工/节点都会自己执行一遍合约代码,保证结果一样。
- 隔离安全:EVM 把合约“关”在一个小房间里运行,不允许它乱访问用户的数据和网络,保护隐私和安全。
七、一般流程与类比
1. 一般流程
- 用户通过 EOA 发起交易(如调用合约与 CA 交互,或者转账与其他用户的 EOA 交互)。
- 交易附带 Gas 参数,矿工 / 验证者选择打包。
- EVM 执行合约代码,修改存储(如更新 NFT 归属)。
- Gas 费用按 Gas Limit × Gas Price 扣除,保障资源合理使用。
2. 相似类比
- EOA = 个人钱包:你用私钥“签名”来证明身份,可以主动发起任何交易
- CA = 智能保险箱:按照预设程序自动运行,只有满足条件才执行操作(如:收到正确密码后自动转账)
- Gas = 计算资源费用:
- Gas Limit:你愿意支付的最大计算量
- Gas Price:每单位计算的价格
- 如果设置 1000 单位 ×10Gwei,实际用了 800 单位,退还 200 单位的费用
- EVM = 全球共享计算机:所有节点同时运行相同的程序,确保结果一致且可信
扩展阅读
- MyFirstLayer2:使用图文、动画的方式,帮助 Web3 的用户更好、更安全的理解 Layer 2 是什么
- 以太坊密码朋克宣言:深入了解以太坊的文化内核和价值观体系
文章贡献者
更新日志
e2138
-Fix EVM Account state于d42fb
-Compound is lending protocol于1a74b
-Update images于6cd86
-Fix quotation marks于584ed
-Making a better URL于198ef
-Update blockchain-basic.md and overview-of-ethereum.md to enhance contributor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formatting for clarity in the Web3 handbook.于61394
-Add new images for blockchain and Ethereum sections in the Web3 handbook, enhancing visual content and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.于dcb45
-Improve image name, English version tips, and outdated info于28b63
-update: 汤圆 的社交媒体信息于19e38
-配置了导航栏 GitHub 的链接、补充「以太坊概览」部分的扩展阅读于ff88b
-part1 以太坊概览:样式调整于48713
-Update README and add preface to Web3 handbook于5f3b7
-update:part3、part4 内容于1399d
-docs: 修改以太坊概览文档(overview-of-ethereum.md)于3e2fd
-docs: 修改以太坊概览文档(overview-of-ethereum.md)于4d9e6
-update: 检查所有 md 文件的中文文案排版于75893
-docs: 更新手册所有页面的扩展阅读、文章贡献者部分,以及工作习惯部分内容于3ab79
-chore: apply final adjustments and content cleanup于614c2
-feat(docs): 优化首页内容与项目结构于ea7fb
-Init于1c641
-update: 所有页面底部新增文章贡献者于91fdb
-更新 part1 page1/2 内容于22bd3
-统一 Dapp 关键词于d002c
-修改以太坊概览引言于fa384
-修改图3无法显示的问题于be47d
-update part2 page2/3 、part5 page1/2/3于828dd
-update style于9ad89
-更新了文档样式于21196
-更新 part1于96611
-Update overview-of-ethereum.md于3ea84
-update part1于0e360
-update style于
版权所有
版权归属:ETHPanda & LXDAO Community